高职优质校建设是继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计划之后,又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提优工程,深受高职教育界关注,也必将对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影响深远。优质校建设不同于“示范校”、“骨干校”,其重点关注办学质量、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是国家高职教育“双高计划”(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以学生为中心,为高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成为高职优质校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面向未来”:高职优质校建设的时代背景高职教育历经三十多年跨越式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整体规模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高职教育正在从“规模化发展期”步入“质量提升期”,也正经历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高职优质校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必然结果。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等新经济带动新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高职优质校建设应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面向未来,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一)“新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经济通过接近4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转入新常态,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经济产生颠覆性变化,“互联网+”等新经济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蓬勃兴起,“新经济”已成为新时代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人’超越‘物’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整个经济发展模式都应依据这一变化进行调整,尤其是我们认识和驾驭经济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随之发生根本转变”。新经济时代是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期,国家从战略层面(《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要求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之路,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迈向“高素质”,尤其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制而不智”的困境,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转向“高素质”已成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等的突破,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达到“高素质”的综合能力提升: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化素养技能、职业和生活技能、领导能力与责任感、工匠精神等。
(二)“新矛盾”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指明新方向
进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面对“高职学生及其家长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之间”的新矛盾,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新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也及时提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这就要求优质校建设要从这一高起点出发,以问题、需求为导向,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不同环节的问题,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体制机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精准发力,打造“中国高职”品牌,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使高职教育在域内和域外都形成巨大影响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二、“面向未来”的“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诉求
“以生为本”是各级别、各类型教育遵循的基本准则。面对高职教育出现的“新矛盾”,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高职优质校建设首先必须关注的是“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诉求。
(一)生源渠道多样化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现阶段的高职教育规模几乎能够满足所有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入学需求,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育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精准对接”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职优质校建设应满足不同渠道、各种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接受高质量高职教育的需求。一方面,“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生源不足而烦恼与欠发达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得不到满足”成为矛盾,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应通过多样化的入学倾斜政策接受欠发达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从而达到“精准扶贫”,也能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在覆盖面上做到“精准育人”。另一方面,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推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趋成熟,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也根据学生教育需求的变化,通过自主招生、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等多样化渠道吸纳生源,满足行业、企业、社会的需求及学生个性化发展。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育需求也千差万别,生源素质与培养质量也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矛盾,优质高职院校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人人出彩”,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做到“精准育人”依然任重而道远。另外,因高等学校招生政策所限,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大量急需得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进城农民工、因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升技术技能的普通劳动工人,他们踏入高职院校无门,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被忽视的生源群体。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应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创造性地开展优质社会培训服务,从而达到让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精准对接”,更好地满足多渠道生源的高职教育需求。
(二)课程内容精准化
“面向未来”的“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优质校课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密切关系。就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但课程内容仍然难以令学生满意,理论知识偏重,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单薄,即使有项目设计,但项目来源依然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或不能与时俱进,难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与未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缺少针对生源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懒学怠学等现象。有的学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多门精品资源共享课,但使用频率极低,大部分束之高阁,学生不好用、不实用,也不愿用。“面向未来”,优质校课程建设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精准化选择和设计,紧扣时代特点、学生生源特点和教育类型特征强化实践导向设计,充分体现“时代性”和“职业性”,以学生乐学、学实、学好为目标,服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形成体现时代特征和类型特色的高职课程新体系。一方面,要丰富课程内容,灵活设计项目任务。高职各专业课程建设应吸纳职教专家、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充分参与,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科学设计各培养环节的课程和活动内容,使学习内容及时反应所涉及的专业、业界的最新需求与发展,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及时融入课程内容,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设计应符合“时代性”和“职业性”特征,符合生源素质要求,重点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基于“新时代”的新变化,学生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家庭情况、社会交往内容等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性,他们既想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要求知识的供给形式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层次化、复合化。因此,高职课程内容应精准化选择和设计,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养成教育与发展教育的结合、职业能力到职业行动的转变等。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
新时代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不仅促使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上的新变化,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追求更优质的教育内容及其获取方式的独特个人感受上,这些变化必然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需求、面向未来发展而持续改进。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云课堂”、“雨课堂”层出不穷,但雷声大雨点小,很多理论课教师仍然还在沿用多年教学老套路、老教材、老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形式无法紧跟时代步伐,教学信息化手段仅仅代替粉笔和黑板,无实质性变革,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校企双主体育人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德国胡格教学模式,并使其充分本土化,从现有学生生源素质起点出发,对接区域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打破学科体系,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项目驱动课堂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导向展开知识,从一个工件或小作品制作所需用到的知识、技能拓展到整个机械加工流程或完整项目,既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悟”,这样的教学方式变革就是对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新诉求。高职教学改革应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颠覆传统“教阻碍于学”的教学模式,推行“教服务于学”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面向未来的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高职优质校建设的着力点
优质校建设是高职教育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各高职院校做优做强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院校都在轰轰烈烈地申报、建设,但我们需要冷静思考,高职优质校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人人满意的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如果不是师生受益,就不是好的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尽管高职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面对新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我们的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不适应未来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高职人才培养应聚焦供给侧环节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应理解为:“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高职优质校建设的着力点不能只是盲目投资,壮大实力,圈地获取资源,应该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所得和成长为出发点,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适合”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师资队伍等层面的建设,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诉求。
(一)营造“适合”的教育环境
毋庸置疑,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明显。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除了有“高等性”特征以外,更具“职业性”,创设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特色的教育环境尤其重要,包括文化育人环境、信息化网络环境、国际化交流环境等。
1.立德树人,营造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全国各地高职优质校建设的突出重点。高职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有别于对其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大德育环境中自觉内化形成的素质,长期坚持便形成了文化。
“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应基于新时代优质高职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定位:一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职业人”,体现出的“德”含括基本职业素质层面(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职业兴趣等)、职业精神层面(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和工匠精神层面(敬业乐群、精益求精、专注笃定、积极创新等);二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体现出的“德”是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应有的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高职院校在营造“立德树人”的文化育人环境时应关注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参与,在学校治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以及校园生活等方面持续改进,创设一个“人人皆可成才”的高职育人氛围,形成“技艺传授、精神传承”的工匠文化环境,以文化人。
2.智慧校园,营造信息化网络环境。新经济背景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已清晰地呈现出智能化、开放化、个性化与社交化等特征,‘智慧校园’建设已经逐渐取代我们俗称的‘数字校园’,成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与潮流”。“智慧校园”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顺应信息化步伐、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效率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应以集成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以“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载体,将“智慧”导入校园各个系统、过程和基础设施中,不断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将信息化深植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高速、泛在、安全的网络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基于服务于师生的理念,尤其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首先,搭建网络基础设施、云智慧数据中心、智慧大平台等网络大环境,为高职优质校综合治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高效建设与应用教学平台与资源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传统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提升个性化校园管理服务功能,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3.放眼世界,营造国际化交流环境。“大学是社会学术文化的要枢,而一间真正配称大学的学府,则莫不把自己置身于世界大学的星群之中”。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开放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应适应国家开放大格局,放眼世界,开展国际合作、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创设“走出去”的国际化交流环境极其重要,体现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目标。营造高职教育国际化交流环境,关键在于引进输出并举发力,探索国际化交流“新模式”。具体而言,从国际化教育的基本要素出发,主要着力于:第一,培养目标的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服务;第二,教育资源的交换与交流,包括国际认证、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数字化资源、师资、学生等;第三,国际交流平台的应用,如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对话会”等平台,吸引更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学生留学“中国高职”,也能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为国际产能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育“适合”的“双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优质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也随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变迁而不断科学化、明确化、系统化,“双师型”结构是衡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标准,既包括教师数量占比、年龄、学历、职称、兼职等显结构,也包括教师的思想、性格、心理、业务等潜结构。新时代高职教育对“面向未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
一方面,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能力。通过完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助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内部转型,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依托“学校+企业”的专业教师培养、培训、继续教育机制,大力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培养“工匠型教师”。
另一方面,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企业技术带头人到高职院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同时,引进技术能手、技艺大师、劳动模范等来校任教,建立“名师名匠”工作室、打造“名师高徒工程”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蓄水池”作用,为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力量支撑。
(三)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所谓教育内容,就是依据教育目标,确定受教育者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等。“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内容应突出“需求导向”,真正适合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专业和课程是高职教育内容最主要的呈现形式,也是优质院校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任务。
1.对接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群。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人才需求规格和数量,因此,高职优质院校应建设适合学生需要的专业,紧贴区域经济发展,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突出行业发展特色、区域优势特色,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为了眼前招生利益盲目设置“你有我有”的热门专业。专业建设应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依托品牌专业、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提升整体专业品质,保证学生所学专业质量高、有出路,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发展。某些高职院校部分专业与域内其他高职院校同质化严重,也有少量专业老化,有些专业招生不景气,学生就业困难,不能因这些专业还有大量师资就不予撤销,应建立科学的专业标准与专业评估制度,健全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完善专业改造、优化与退出机制,使专业建设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优质校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应以专业集群建设为抓手,结合院校行业背景、专业发展特色,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院校重点专业集群建设规划,针对区域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点打造符合院校发展的专业集群,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实现专业集群间各要素资源的共享,校企协同开展应用研究,面向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2.学做合一,优化改进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必然强调课程“学做合一”的重要性,“实践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长期实践结果表明,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备受青睐”。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不仅仅关注工作情境中完成行为任务的能力,更关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的培养。针对未来学生的发展,高职教育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于更加科学、系统地优化与改进:首先,需要坚持综合职业能力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新时代高素质“职业人”的工具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相统一,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其次,坚持情境性原则,将学习者置身于行动领域,“按照行动本身的逻辑结构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理论到实践的演绎模式”,真正做到“学做合一”。
3.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新时代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提法,是对更适合的高职教育形式的优化。探索适合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产教融合”教育形式,可以从体制机制、内部要素、载体依托等层面入手。
第一,基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产教融合形式。围绕“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投入,学校主体”的建设思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具体通过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共同体形式达成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基于“产”与“教”各要素对接的产教融合形式。“产”即产业、生产,“教”即教育、教学,“产教融合”即达到产业与教育、生产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产”与“教”的内部要素来看,通过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等,达到知行合一。第三,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产教融合形式。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政校行企共建多维度多层次协同创新中心,集聚校企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以平台为载体依托的资源共享及产教融合示范辐射作用。总之,优质院校要“优”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优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环节,只有“面向未来”、“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才能将“中国高职”品牌做优做强,才能真正全方位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优质院校建设也才能真正达到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目的。